每年夏季,草长莺飞、欣欣向荣,各种植物旺盛生长,焕发出勃勃生机。可每年的这个季节,也有各种细菌和病毒开始肆意流行,严重威胁着幼儿的健康。其中,有一个病毒“团伙”,名为“A组柯萨奇病毒”和“EV-71肠道病毒”,专挑这个时候流窜“作案”。
它们主要找5岁以下儿童下手,一旦遭受它们的袭击,孩子会咽痛、厌食、发热,手、足、口腔、臀部等部位出小疱疹或皮疹,别提多难受了。随之而来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进入了高发期。
一、带您认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
一根藤上结出的两个毒瓜,虽然它们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
但是临床表现却不尽相同,有时候手足口病以疱疹性咽峡炎为首发症状。
(左边是较严重的情况,右边是较轻微的情况)
手足口病长疱疹的地方多一些, 口腔内疱疹没有疱疹性咽峡炎严重,不怎么发热,咽痛症状较轻、看起来症状要轻一点,但是重症比例比疱疹性咽峡炎高。
二、手足口病/疱疹性咽峡炎的家庭预防
由于两种疾病的病原体大部分有重叠,导致的症状有相似之处,感染后的处理方式也相同。
其实不用太焦虑,因为它们更像是一只“纸老虎”,
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,且都是自限性疾病,一般发病5-7天可自愈,只要对症治疗就可以了。
但是也一定不能掉以轻心,因为有时候它们会变成一只“真老虎”。
极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、脑炎、急性弛缓性麻痹、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,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,可导致死亡。重症手足口病进展迅速,且后果严重,所以孩子得了手足口病,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。
如果您的孩子症状较轻,无须住院治疗,那么感染期间暂时居家观察,直至所有疱疹都变干,痊愈后到正规医院开返园证明,方能回园上课,一般需要2周时间。居家观察的目的是阻断传播,居家期间应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,以免传染给他人。
保健医每天早上对小朋友开展晨检,就是为了及早发现患儿,保护幼儿园其他未患病的小朋友不被传染。如果幼儿园1周内一个班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,须停课10天。
停课是为了保护班上的宝宝不被患病儿童传染。为什么停课10天呢?因为手足口病的最长潜伏期是10天。
如果只停5天,那么有可能在结束停课之后还是有小朋友在幼儿园内发病,从而导致传染。
由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听起来,好像是小孩子才得的病,但实际上成人也可感染肠道病毒。
成人感染后通常不会发病(隐性感染)或者只出现较轻的症状,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约为100:1。虽然没有症状,但是成人会把病毒传染给孩子,成为传播的桥梁。
如果家长手卫生做得不好,很可能导致孩子遭殃。因此建议家长们注意手卫生,饭前便后、处理儿童粪便后均要洗手。
▲一旦发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:
持续高热不退
精神差、呕吐、易惊、肢体抖动、无力
呼吸、心率增快
出冷汗、末梢循环不良
三、家园合力,预防手足口病/疱疹性咽峡炎
每日晨检中保健医和老师都要通过一摸,二看,三问,四查的流程仔细检查幼儿的身体情况,发现可疑幼儿及时隔离并追踪。
每日班级教师对本班缺勤幼儿,进行缺勤原因追踪,发现传染病第一时间报告。
由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习惯,规范七步洗手法,饭前便后、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洗手。
流行期间不宜带小朋友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,避免接触患病儿童。
5、加强卫生清洁消毒工作
幼儿生活场所要经常通风,勤晒衣被,加强幼儿餐饮具、餐桌、高频接触物品,如门把手及生活用品的消毒。
6、注意幼儿饮食卫生
幼儿食物要煮熟煮透、严格按食品卫生要求进行食品加工操作。不要让小朋友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。
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2小时。
虽然说起手足口并及疱疹性咽峡炎,大家会觉得比较惶恐。但是只要幼儿园和家庭形成合力,重视预防工作,做到早发现、早隔离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。让我们家园共筑坚固的夏季流行病防御城墙,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